关于申报2017年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的 通知
成都市电子行业协会文件
成电协【2017】26号
关于申报2017年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的
通 知
协会各会员单位:
为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我市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市经信委正开展2017年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工作(详见附件),协会将积极配合市经信委开展此项工作。
市经信委将对纳入培育名单的企业将优先推荐企业项目申报国家、省两化融合专项项目,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资金予以优先支持,同时,将组织有关专业服务机构为培育企业开展信息化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组织开展针对培育企业的两化融合相关培训、交流活动,支持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协会认为这是政府支持企业发展、扶持我市企业做大做强的好机遇,呼吁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会员单位积极申报。
请有意并符合条件的单位尽快与协会秘书处联系,按照市经信委《通知》的要求填报企业相关信息,于2017年11月6日前向企业所在地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协会秘书处申报,协会将给予申报指导和推荐。(协会秘书处联系人:施蓉,联系电话:028-62556551,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三桂前街49号612室,E-mail:cddzhyxh@126.com)。
以上事项,专此通知。
附件::《关于开展2017年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7年10月23日
主题词:申报 示范 企业 通知
抄送:市经信委、市工经联、协会领导。
附件:
关于开展2017年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布时间:2017-10-20 信息来源:信息化推进处
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经安局, 各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
为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加快我市两化深度融合发展,2015年我委启动开展了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拟通过3年左右的培育,打造一批两化融合典型示范企业,带动行业整体信息化发展。
按照《关于开展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成经信办〔2015〕69号)要求,为继续做好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现启动2017年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育企业筛选条件
(一)在我市范围内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企业应具有较强行业代表性,创新能力突出。
(三)企业重视信息化建设,具有两化融合发展组织、人才、资金等保障。
(四)企业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和明确的两化融合发展计划。
二、申报及支持方式
(一)采用企业自愿申报,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市级有关行业协会推荐,我委组织评审确定2017年示范培育企业名单。
(二)对纳入培育名单的企业我委将优先推荐企业项目申报国家、省两化融合专项项目,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资金予以优先支持,同时,我委将组织有关专业服务机构为培育企业开展信息化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组织开展针对培育企业的两化融合相关培训、交流活动,支持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三、申报时间
申报企业填写《成都市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申报表》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见附件),经所在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市级有关行业协会签署推荐意见后,于2017年11月10日前上报我委。
1.成都市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申报表
2.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编写提纲)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10月20日
(联 系 人:信息化推进处 潘洋,联系电话:61883975)
附件1
成都市两化融合示范培育企业申报表
申 报 单 位 基 本 情 况 |
主体名称 |
|
||
注册地址 |
|
|||
法人代表 |
|
所属区(市)县 |
|
|
注册时间 |
|
注册资金 |
|
|
企业类型 |
□国有 □民营 □合资 □其他 (若是合资,请注明内资占比 %) |
|||
所属行业 |
□电子信息 □轨道交通 □汽车 □石化 □航空航天 □生物医药 □新能源 □新材料 □节能环保 □冶金 □食品 □建材 □轻工 □其他 |
|||
主营业务 |
|
|||
资产总额 |
万元 |
负债总额 |
万元 |
|
职工人数 |
|
主要产品 国内市场占有率 |
% |
|
上年度主营业收入 |
万元,同比增长 % |
|||
上年度利润总额 |
万元,同比增长 % |
|||
上年度上缴税金 |
万元,同比增长 % |
|||
联系人及电话 |
|
联系人邮箱 |
|
|
真 实 性 承 诺 |
我单位所有申报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公 章: 年 月 日 |
|||
推 荐 意 见 |
推荐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注册情况、经营情况、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情况、行业竞争力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等。
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
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战略定位、组织领导、规划标准、资金保障、人员队伍、管理制度、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和保障能力;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单项关键业务环节信息化应用和覆盖情况;企业实现各环节信息化集成应用以及发展模式创新的情况。
三、取得的成效
企业两化融合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经营指标完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和生产方式变革、实现的经济效益、以及产生的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社会效益情况。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
企业在两化融合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几个困难和问题属于企业所在行业当前所面临的瓶颈和共性问题;目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运行的主要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企业在今后3-5年内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具体工作计划。